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
(1)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
《科技论文写作》传统课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:
1)学生专注度差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,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知识点效率低、易混淆;
2)师生学习主体关系错位。教师灌输式授课模式下,教学互动少,学生被动接受知识,学习主动性差;
3)教学反馈机制缺失。学生构成和兴趣多样,在教学反馈缺失的情况下,教师缺少教学过程思考,不能因材施教,无法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高。
针对以上教学痛点,结合本课程目标,本混合式课程主要开展以下改革:
1)将课程体系变为8(线下)+8(线上)混合式课程,实施“自学-互动-协作-探究”教学活动;
2)采用课前提出任务(检索知识探索)+课中小组展示(科技论文表达能力建设)+课后学生反馈模式(写作素质养成)的知识吸收、消化、提升三阶段进阶式的小班教学方式;
3)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,在《科技论文写作》课堂讲授环节不再重复一般性内容,只讲带有挑战性、创新性的专业写作问题,促使学生产生疑问,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。
(2)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
根据课程目标,采用递进模式将科技论文写作知识点贯穿在资料检索、写作规范、专利申请、项目申报书撰写4个专题共8个章节,形成系统的23个知识单元网络。《科技论文写作》线上资源包含教师授课视频135段,累计时长1820分钟,在线课程累计访问量累计119658人次,累计选课人数181人,累计互动431人次。
(3)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
1)知识探索
课前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线上资源,学生自主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学习资料,观看课程PPT和视频,学习期间随时交流讨论,提出问题、反馈难点。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情分析,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,教师个性化辅导。
2)能力建设
在《科技论文写作》线下课堂基于学习通APP进行前测,结合线上教学内容中的难点、疑点和热点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讲解。随后将学生随机分组,每组4-6人阅读专业经典文献。利用学习通的投屏功能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交流,提升学生团队协作和探究问题的能力。
3)素质养成
课后教师设计综合写作实践项目,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活动,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写作能力。学生完成线上后测和作业,展示课中小组优秀论文作品,培养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综合素质。
(4)课程成绩评定方式
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,从知识、能力和态度三方面入手,通过“过程评价”和“结果评价”考核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。
第一部分根据《科技论文写作》在线学习数据设置可量化的过程评价指标,包括访问次数、互动参与等(占10%) ;
第二部分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小组讨论表现打分,采用教师评价、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三种方式(占20%) ;
第三部分是线上前测和后测结果(20%)和具有难度的期末作业成绩评价(50%) ,更好达成课程目标,实现混合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全方位的评价。
(5)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情况
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,超星学习通的讨论板块课程评价反馈表明《科技论文写作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目标达成度提升;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,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和认可度提升,课堂气氛更加活跃;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置作业质量逐步提升,学生成绩分布离散型降低,较好的达成了课程目标
四、育人成效与价值:


